村疫情防控总结1000字6篇。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我们写个人总结报告。个人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也是提升自己的关键因素之一。每写一次个人总结,就是在不断进步与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个人总结报告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村疫情防控总结1000字6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疫情防控总结(篇1)
WWw.676U.Com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党员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陈学梅同志作为五龙街道通达社区副主任,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第一时间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月26日(大年初二),正值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陈学梅突然接到社区返岗通知,便立即放弃与家人过年团聚,积极参与到社区防控工作中。陈学梅的爱人是市公安局警察,两人都需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家中还有正在读初三的孩子,在疫情防控紧迫时刻她始终冲在第一线,也是第一个主动到新化南小区值夜班的工作人员。第二天,她顾不上回家休息,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值班工作中。她每天走访排查通达社区32栋居民楼里的重点人员,在每个楼道单元格张贴通告,做到社区全覆盖、无盲区。对外来返齐人员每日通过微信、电话随访,详细询问他们的体温、身体状况,同时安抚他们的情绪,为他们代为采买生活物资。
通达社区属于老旧散小区,需要值岗的出入口多,社区人员少,任务重,她站岗执勤达12小时。2月17日下午,她在新化南小区的4号岗上病倒了,同事把她送到社区,测量体温高烧到38.7度,用物理方法怎么也不降温,她自己担心是冠状病毒感染者,不能染给同事和居民。立即决定到二厂医院检查,结果并无感染新冠状病毒,只是普通感冒,医生建议她家休息3到5天,她在家休息不到2天退烧后就继续投入到站岗值勤中去。
社区三无人员雷某在家中去世,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去家中核实情况,安顿雷某后事。陈学梅接到社区书记的电话后,立即和社区书记前往雷某家中安排丧葬事宜,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才回到家中休息,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陈学梅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将辖区居民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她是疫情期间最美的“逆行者”。
陈学梅表示,身上肩负着社区居民的安危,压力很大,但责无旁贷。她说:“我在通达社区工作已经8年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对居民、对社区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真心实意地想保护好居民,我做再多也不觉得累。”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领。陈学梅同志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初心和使命,践行了无声而有力的引领,用忠诚和担当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城铁壁”,让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村疫情防控总结(篇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仙女社区党委积极听从中央号令,坚决执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危急关头,按照中央和省、州、市、街道的安排部署,以最有力的组织号召社区党员团结起来、行动起来、把群防群治带动起来,以最有力的执行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以最有力的担当做到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
社区党委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工作做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信心、有序安排、合理布置,以“战时状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辖区内实行全民防控,分区防控(按居民小区/小组)的工作方案。建立了应急值守、监测报告、有效联动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党委书记张三同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社区干部、党员全身心投入防疫阻击战,从大年初二战斗到正月十五,从月圆之夜坚守到月缺之时。从他们身上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二、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条防线
仙女社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关键时刻拉得出、危难时刻用得上、战斗时刻打得嬴,顽强的战斗作风团结了群众、振奋了精神。在工作中,支部受领任务后,迅速召集党员、村小组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500余名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每一名党员至少负责一个小区或村组。对社区居民小组和小区进行宣传、发放、粘贴宣传材料、通知等共17500余份,同时通过微信群,悬挂、张贴标语,广播、LED显示屏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在小区,党员主动作为,实施封闭管理,把党旗插最显眼的位置,让小区居民知道,有党的组织在,就有必胜的信心!他们还自发组织小区保安区给群众量体温、做登记、讲知识、搞宣传;在村组,他们主动设置公路卡口,对进村群众做好详细登记,并做好“三问”即:问清楚从哪里来、来干什么、身体状况怎么样?有的党员主动请缨,当起义务消毒员,一丝不苟地配液、兑水、喷洒,在公共场所做到了每日3次消毒。党员同志用实际行动把党微闪耀在胸口,把党旗飘扬在门口,把党性铬印在群众心头!
三、注重方法、忘我工作、守住主阵地
疫情来势凶猛,面对疫情,没有退路!仙女社区实行全覆盖拉网排查的方式,成立排查小组,逐户进行入户走访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重点对湖北来滇人员(走亲访友)以及滇籍赴湖北省返滇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湖北来滇旅游人员,督促相关宾馆等做好登记、防控以及报告制度。截止xx年2月13日,共排查外出外来人员568人,省外旅居人员328人,省内市外来县人员104人,市内来县人员136人,其中还排查到武汉回本社区人员27人,居家隔离9户,实行体温监测每天必报。目前无确诊病例和疑示病例。把战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四、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疫情防控关键在隔离,隔离重点在于人!社区10个居民小组,21个小区共设置42个卡点,实行24小时轮流换班制,对出入人员进行二维码等方式进行管控,对无法扫描二维码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复工企业及社区人员,做好返文人员排查登记,并按时报送街道,每天按时督促测量体温做好记录,对发热、咳嗽症状的工作人员近及时上报街道,进行居家隔离,症状消失要求返岗。党员李四六、黄三五,作为退伍老兵,最能理解“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在小区设卡,他们像钉子一样钉在卡口,用军人的作风守住防控的第一线。
坚守使命,是无悔的选择!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紧要关头,社区党委始终紧盯任务不放松、紧抓工作不懈怠,把防控阻击战作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主战场,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胜利的堑壕!
村疫情防控总结(篇3)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也是战胜困难挑战的有力保障。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必须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用好科学这个最有力的武器,尽努力、采取更科学周密措施,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坚决打赢__保卫战、__歼灭战、各地阻击战。
方法越科学,防控越有效。必须清楚,事物有其自身规律,病毒的复制、感染也有其生物规律。坚决打赢长春保卫战、吉林歼灭战、各地阻击战,必须掌握病毒感染的科学知识、范文大全懂得疫情的传播规律。通过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本次吉林省疫情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面对疫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这一客观情况,我们更加需要尊重规律、科学研判,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千道理万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疫情防控关乎民生健康,从动态精准掌握防疫物资需求、储备、产能,到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等,都必须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事实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也都可以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坚实支撑。要用好信息技术,以科学思维研判形势,以科学方法开展工作,分类制定个人防护、家庭防护等相关科学规程。
疫情形势越严峻,防控责任越重大。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疫情防控必须形成严密闭环。这就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流调到位、隔离管控到位、核酸检测到位、环境消杀到位、后勤保障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内外协同到位、思想工作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确保疫情防控不出漏洞。当然,全省上下也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好之又好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抗击疫情是一场科学战役,也是一次全民行动。防控疫情,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这就需要引导公众尊崇科学、相信科学,做到科学防控。要从自身做起,积极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核酸检测、疫情摸排等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一起营造科学防治的氛围,构筑起防控疫情的重要防线,我们也一定能够打赢长春保卫战、吉林歼灭战、各地阻击战。
村疫情防控总结(篇4)
疫情防控是"一盘棋",防疫链条涉及各行业、各领域,既需要职能部门守土有责,也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行业主管作用,做好疫情监测、研判、报告和防控工作的协调、督促、指导工作;交通部门要做好必要的人员限流与人群疏导,尤其要严格把好进京关卡,切断疫情输入链条;公安机关依法严惩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危害食品安全、哄抬价格。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越是春节临近,越要高度警惕。多部门要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疫情已经持续了__年,良好的个人习惯要保持:勤洗手、戴口罩、测温扫码、保持必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提高个人防护能力;非必要不出__;减少聚会与走动,限度降低聚集性风险。个人一旦出现特定症状,要及时主动就医,将风险隐患控制在未发之时。
防控疫情,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严格履行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整个社会防疫系统方能有效运转,全力防御疫情。相信,在高效严密的配合之下,疫情终将散去,往日的寻常生活,终将归来。
村疫情防控总结(篇5)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未感染群众”也准备抱着“试试看”“反正街上没人”“出去晒晒太阳”的心理去“以身试毒”。如何抵挡“麻痹”“侥幸”“焦躁”的“心理飞沫”,守住全民战疫阶段“战果”,还需各地政府和党员干部继续压实责任,多措并举,为群众戴好“护心口罩”,直到这场“疫情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
拴紧为民“两端系带”,抵挡“麻痹心理飞沫”。连日来,在各级政府、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已成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随着管制和隔离时间的延长,很多群众也没有了武汉“封城”之初的惊慌,慢慢放松了警惕,“反正我没事”“有什么可怕的”心理也有所显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最末端,把自己与群众的“两端系带”拴紧拴好,“软硬结合”抓好宣传与排查,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把“反正”心理彻底消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紧压醒民“金属护条”,抵挡“侥幸心理飞沫”。随着季节的变换,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来。居家隔离一段时日,再见春日暖阳,恍若隔世,一些人也开始有了“出去晒晒太阳”的想法。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初期“没有证据显示人传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续的人传人”,甚至可能发生变异。所以,迫切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审慎态度,把疫情看得严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风险估计得大一些,坚持“点面并重”,紧压防控“金属护条”,让“耍大胆”“不设防”的“侥幸心理飞沫”无法“入体”。深入动员群众彻底抛弃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实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严严实实织好全民“防控网”。
拉开困民“中间褶皱”,抵挡“焦虑心理飞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然后浏览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确诊病人、官方发布的确诊病人行动路线、医疗物资是否充足,每遇“重点”赶紧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户,怕“被隔离”。加之不能走亲访友,不能逛街旅游,甚至怕口罩不够用,出门散步都是能免则免,“忐忑不安”“看报道就流泪”的焦虑心理也有所见。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力量,坚持线上与线下咨询相结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安定并重、确诊患者与疑似人员心理辅导相结合,做好战疫期大众心理干预工作,把困扰群众心的“中间褶皱”拉开,聚力增强“镇定感”,确保安稳“过关”。
总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全民之战,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引领群众在疫情应对上不“麻痹”、不“侥幸”、不“焦虑”,出“实招”“硬招”防止出现掀开“护心口罩”随处“裸跑”的现象,真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在这场“疫考”中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村疫情防控总结(篇6)
眼下,我省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复市正全面加速,人们的生活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疫情改变生活,也催生了一些好习惯——社交场所保持适当距离、使用公筷公勺、锻炼不扎堆等。
新冠肺炎疫情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催生出来的各种好习惯,却是我们期待、且应当保持下去。不管是在公共场所保持一米远的社交距离,还是外出聚餐时自觉使用公筷公勺,亦或锻炼、旅游时候不扎堆、不聚集,既符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健康安全,也符合时代的文明准则,体现的是文明与进步。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行为规范,也应当成为我们崇尚的目标和行动的方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客观上强化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意识到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必要性、紧迫性。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不让这些生活好习惯随着疫情的消退而离去,而是把它们保持下去,最终“习惯成自然”。
疫情防控期间,有一句话广泛传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么,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远离病毒传播威胁,需要我们遵守这些生活好习惯。毕竟,新冠肺炎病毒终将成为“过去式”,但人类同病毒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更多的病毒、疾病,可以通过一些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传播给我们,包括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包括排队的时候前胸贴后背、互相拥挤等等。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过程,也需要外力推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可以有效缩短好习惯养成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让大众更快地接受和养成符合社会文明规则的好习惯。从政府层面到社会组织,再到公民个人,应该利用这一契机,让好习惯成为一种时尚,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选择。
祛除陋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或许会有一些不适应,但一旦养成了,就会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和便利。所以,它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