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们在亲身经历一些事情后,我们可以将心中的千言万语用笔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条理化,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悟参考]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其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选择阅读《万历十五年》的原因与《明朝那些事儿》有极大的联系——《明朝那些事儿》常常与《万历十五年》拿在一起被人比论,而《明朝那些事儿》也被我划在小说一类中我很喜欢的历史文学类系列丛书。我对《万历十五年》产生好奇,自然也有理可循。大约花了一周读完这本不算厚的“史书”,又延伸了一下相关史料,我开始写这篇读后感。
首先是我了解到的有关本书的地位评价。《万历十五年》可以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症结。“万历十五年”即指公元1587年,本书开篇黄仁宇先生就说明了为何要单讲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从目录我就产生了亲切感,我想这样一目了然的目录更方便读者从中寻得因果。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等人的名字一挂,我也就大概了解了作者行文的方向与着笔点——这本书取一年为题,前后延伸,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和故事讲述着明朝的历史,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的专制体制。
结合阅读和课下资料查找,我认为本书要讲述的最终论点是中国古代落后的原因,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在我们高中所学和课外阅读不太难想到,集权的目的是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实现对权力的集中,但是读完《万历十五年》我又会想,真正意义上的集权是否一定取决于皇权呢?站在本书引导的角度,国家的专政体制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皇帝一人,还有他背后的文官集团,更可以追根溯源说是儒家思想。因此书中所再三“强调”的万历皇帝不能立心爱的女人为皇后、不能立喜爱的儿子为太子,不能决定死后自己和妃嫔的墓葬——万历在史上一贯消极的作风或许我可以将其看做一种无形的抗争。从某种角度看万历一直在和庞大的集团做着对抗,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老师称之为中央集权的斗争。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颇有思考的申时行也一直在背负着那个庞大的文官集团的压力——这就是国家的制度——或者说道德制定下的制度和法律。(均为不专门学习研究历史的我的个人看法,如有误解之处还请老师原谅)。那么按照我的这种看法,书中花费诸多笔墨去记述礼仪、制度,我也可以对自己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括而言之,《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感觉比《明朝那些事儿》要更为稳妥真实,读它的时候更像是在听一位年高德劭的学者在细细向我分析,但是它和那本书一样在于二者的语言都平和而浅近,使我这个仅仅是对历史感兴趣的“门外汉”也能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思考。相比而论,我可能会更喜欢《万历十五年》。
读完这本书我也有了关于自己的一些感触(同样是非专业学习研究的观点),古代中国的体制问题不仅使黄仁宇先生产生思考,也使我有所困惑。没有西方的大炮轰炸,中国的体制会改革么?从一方面看:封建体制的顽固与与生俱来的安土重迁思想;从另一方面看:体制内部自身的稳定性也促使着其自身的微调和变化。李贽的悲惨下场与同时期西方对各流派思想的宽容相比,西方的改革当然更为容易——又或许我们从程朱理学说起,清朝不能算作落后于西方的开始,因为它不过是走着前人体制的老路罢了。